查看原文
其他

百名老人深情口述社区百年历史 共同心愿——把“根”留住!

口述历史
2024-11-22


文章来源:上海长宁


百名老人深情口述社区百年历史 共同心愿——把“根”留住!

长者,就像一棵棵大树,他们用繁盛的枝叶为后代遮风挡雨,用深茂的根系汲取高尚、开阔、进取的精神,教育后代不忘初心、砥砺前行。

长者,就像一支支饱蘸时间精华的毛笔,在画纸上晕染着一朵朵岁月光华,为后继者照亮前路,指引着正确的方向。

昨天(2月12日),江苏路街道《社区记忆——百位长者口述历史》一书正式首发。这本记录了社区近百年发展变迁的书,同样承载了几代人对于海派文化、社区记忆的一份乡愁情怀。

这本书里有:

101位老人

平均年龄79.6岁

口述资料27万字

珍贵历史文物相片500余张

还有一部从时长约180余小时的影像素材里高度浓缩出来的纪实视频,如实地反映了此书从采集、编撰,再到出版的辛苦历程。

19世纪初的江苏路街道辖区内,河浜纵横,居民多以耕田务农为主。随着租界当局越界辟路,新建了许多洋房别墅。



这里因“闹中取静、环境优雅”而成为高官名流、文人雅士的栖身之所;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,这里也成为早期共产党领导人和民主人士开展活动的地方。



为了更好地收集、保护、挖掘历史文脉,积极推动口述历史的大众参与,进一步挖掘江苏社区的人文底蕴,2017年,江苏路街道启动了“社区记忆——百位长者口述历史”影像志采集工作。专业工作者和土生土长的摄影师们扛着摄像机穿街走巷,采访了一百多位生活在社区的老居民,用口述历史的记录方式,抢救性挖掘了一大批社区中的历史文脉资源。



时光飞逝、斗转星移,这些长辈所提起的那些趣闻轶事,经过漫长历史记忆的发酵,散发出迷人的温度和厚度,让我们在若有所思间,回味和感叹生活的温暖与美好。



咫尺弄堂走到底,百年市井皆成戏。这些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印记,充满着特有的文化气息,更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。




作为愚园路历史风貌街区“文脉复兴”工程的一部分,“社区记忆——百位长者口述历史”影像志采集是在前期编印3版江苏社区老洋房地图、先后出版《那时那屋那人》、《弄堂深深几许》《愚园路上的红色记忆》《红色印迹》等书册、建设愚园路历史名人墙和愚园路历史风貌区阅读点、开放钱学森旧居、为老洋房配上二维码铭牌等举措的基础上,江苏路街道结合党的十九大召开、改革开放40周年、愚园路辟通100周年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,同时也是街道再次深挖社区文化的精神遗产、逐步完善风貌街区特色文化保护体系的一次重要探索与实践。
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口述历史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